本次會議資料除了三次焦點團體座談會之內容整理外,並就大專院通識課程進行歸類分析,該調查是以大學院校課程資源網為搜尋來源,並以「性別」、「性別教育」、「兩性」、「家庭」、「婚姻」、「兒少保護」等等關鍵字做為查詢98年度中部大專院校通識課程。內容涵括新竹以南、嘉義以北各縣市國立大專院校共計47門相關課程,中部私立大專院校共計74門相關課程,總計121門。課程設計以「性別」與「兩性關係」為主,鮮少觸及防暴議題;期能有助於與談專家在進行課程規劃討論時,有著更深入的認識。
依據會議發言內容,彙整具體建議如下:
1.如果社會大眾缺乏概念或概念錯誤,其實是鼓勵和縱容問題的存在和惡化。每天都有很多的社會案件發生,即便是需要預防或是盡可能地減低災害,重點仍在於大眾的認知,且從教育著手。
2.日常生活中,法令規範了諸多不同的角色,也提供了各式求助的資源,而這些觀念和資源,其實都可以藉由通識教育,讓同學們有所認識。
3.所謂的防暴,就是要回到基本的尊重人權,以往我們都會討論如何自保,認為只有女同學容易受害,但事實上男同學也有受害的可能性;時至今日,安全的觀念是不分性別的,如何將這樣的訊息傳達給每一位同學,使同學彼此間相互尊重而非相互傷害,就顯得非常重要。
4.法律知識的建構是非常重要的,尤其是智慧財產權與性別平等議題,都要盡量地放在課程當中,另外各校也應多邀請專業人士針對性別平等教育進行演說。課程只是一個點,要能延伸到線與面,就需要網絡的連結,並透過各種研討會、座談會傳達觀念。
5.應該透過日常的教育,讓學生瞭解造成傷害之餘,後面還有更大的法律責任要承擔。
6.要突破性別刻板化的概念,才能達到防暴的功效。根據內政部的統計,家暴的案件中有95%是女性,顯見受到比較嚴重傷害的人,仍然是女性。過往家庭中的女性挨打,會聽到加害人的說詞是「她不做家事、她不聽話、她頂嘴」之類的,造成社會觀念認為女性就應該有著既定的形象,沒做到的人就是欠打。很多的家庭暴力、性侵害案件,是由於性別刻板化、性別分工刻板化而埋下危險的因子。
7.加害人的處罰與治療、心理輔導都很重要。而社會大眾對於加害人的行為也不應縱容,要從教育去努力。
8.目前校園著重在性別平等教育法,但對於家庭暴力防治的關注不多。在中、小學,一年只有4個小時的課程,相當粗淺;因此可以從通識教育傳達資訊、進行鋪陳,並彙整資源和專家的能力,進行連結與呈現。而在大專院校通識課程的安排上,關於家庭暴力防治的課程也很少,如果能在這方面加強,應該會有很大的功效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cav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